學校之美、文明之韻,通州區展開首都文明學校創立成果風采展現系列活動,今天咱們一起走進後南倉小學,賞識這裏文明學校的美麗畫卷。
後南倉小學始建於1903年,名為端蒙小學。百年的歷史,沈澱了豐厚的學校文明。多年來,學校一直堅持「立德樹人,以文明人」的教育思維,環繞「我發現·我試驗·我發明」的科技教育中心理念展開教育教育活動,活躍培育和餞別社會主義中心價值觀,學校在2018-2020年度被評為「首都文明學校」。
幹部隊伍 引領服務在被評為文明學校以來,學校在傳承中不斷立異。學校領導幹部時間建立「一切為學校展開服務」的辦理理念,形成了「聯合、實幹、公平、服務、立異」的作業作風。走動式辦理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學校倡議幹部作業「五走進」:走進學校值勤,走進課堂聽課,走進教研組活動;走進書本學理論;走進教師學生心裏。
「三我文明,文明學校」已經在多樣的系列活動中見成效。服務師生,真抓實幹的精神已根植幹部心中。學校幹部聯合立異,作業能力強,對分管作業出色勝任。
品德教育 厚實有效學校將師生的思維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活躍展開餞別社會主義中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並將此項活動融入教育教育全過程,與培育學生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定時展開賦有教育意義的品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小立誌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學校以「文明班」評選活動為載體,註重抓好各種常規教育,文明班評選活動做到每月進行一次,次次有總結、有表彰,並頒發獎狀,經過建立典型、表彰先進,培育傑出的班風、學風和文明的校風。在課程改革中,科學設置並執行德育課程,利用專題教育課程、升旗儀式、少先隊活動、主題班會等展開品德實踐,形成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傑出格式。
活動陣地 陶冶情趣學校充分發揮活動陣地的育人功能。定時安排學生參觀學校的數字化生物館;利用地下「科技苑」,進行手工製造及科學探究;樓道裏的禮儀、勤學、藝術、科普長廊,像一幅幅長卷,開闊了孩子們視界;「學校快訊」「體育風采」等展現墻,常換常新。經過少先隊安排定時展開大隊、中隊活動,發揮少先隊陣地教育功能。「學校圖書館」、「科普讀物閱覽室」和班級的「圖書角」「圖書走廊」都是開發智能、豐富知識的第二課堂,學校共藏書3萬余冊,分為23類,適合師生閱讀學習。這些活動陣地,有效地發揮了育人功能,陶冶了學生情趣。
教師隊伍 調和奮進為進步教師教書育人、敬業愛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以「敬業、奉獻、修身」為主題,將教師展開方針定位為:德才兼備,才智育人,高興作業。經過「師德學習、專題訓練、影像觀看、經歷宣講、格言書寫、科教論壇」等多種賦有主題性的教育活動,完成了以製度規範師德,以學習進步素養,以活動鍛煉風範,「善學習、樂作業、勤實踐、勇立異」的教師文明已形成。「五星教師」(平實之星、合作之星、博愛之星、慧教之星、立異之星)的點評方式執行到位,每年教師節都會按方案安排仔細評選,進行表彰獎賞,這項活動激發了老中青各層教師的作業熱心,他們不斷逾越自己,逾越別人,真正完成了「星暖學校、星亮學校、星耀學校」的誇姣願景。
學校文明 顯示特征學校文明是學校內在展開、顯示辦學特征的最直接的外在方式。近年來,學校環繞辦學理念體系,規劃學校的形象辨認內容,賦有教育意義的校徽、校旗,賦有學校特征的校歌,學校標準色--藍色,以及學校吉祥物「端蒙水娃」——文明娃、勤勉娃、健美娃、科技娃、藝術娃。學校一以貫之的設計執行「入學季」、「結業季」活動;實施「五大節日課程體系」,分別是「美德節」、「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藝術節」,對應「文明之星」、「科技之星」、「勤勉之星」、「健美之星」、「藝術之星」。每個節日都要舉辦開幕式、閉幕式,期間,都要環繞不同的主題展開豐富多彩活動。
學校環境 滋潤心靈顯示特征的學校環境文明是一所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校門口,古色古香的學校展開史浮雕和中華傳統文明經典展覽以及歷年來所獲得的成績獎牌裝點校門兩側,展現了學校承載的百年歷史和數代後小人活躍進取的奉獻精神。學校內,以高雅色調的「三樓兩臺一苑」(即:博學樓、端蒙樓、致遠樓,升旗臺、健美臺,博弈苑)構建起古樸的學校環境,使師生身居其境,心平氣暢。操場四周的圍墻上,是跟著運河去看橋和學校五節活動中的精彩瞬間。教育樓的理念大廳,「祖國在咱們心中,國際在咱們腳下;咱們愛學校,咱們愛教師」的內容總會使人駐足品嘗;隨之是以「乘三我之舟,做五星少年」為主題的樓層文明展現。學校環境,以它獨特的物化方式凝聚著學校的辦學方針和師生的精神風貌。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學校將進一步穩固創立成果,活躍探索立異,在文明學校創立中豐富師生精神國際、提高學校文明內在、涵育學校文明新風,為創立首都文明學校做出更大貢獻!